![]() 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包括诱捕瓶、瓶盖和套管,所述套管内部的底部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螺纹管,且螺纹管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安装有诱捕瓶,且诱捕瓶的顶部安装有瓶盖。本实用新型安装有握柄、支杆、螺纹杆、螺纹管、连接板、L型固定插板和轴承,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握柄手持装置诱捕昆虫,并可通过L型固定插板将装置固定于指定位置处诱捕昆虫,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管通过螺纹移动,螺纹管通过支杆带动诱捕瓶一起移动,即可对诱捕瓶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将诱捕瓶移动至更接近昆虫群体位置处,有利于提高捕捉效果。 公开号:CN214339589U 申请号:CN202120146848.0U 申请日:2021-01-20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崔晓宁;胡桂馨;张弘扬 申请人: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PC主号:A01M1-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 [n0002]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昆虫可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昆虫和采集捕捉装置是常用的昆虫诱捕装置,不仅可用于农田害虫捕捉,还可用于收集昆虫标本。 [n0003] 现有的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在使用时,装置的长度不能调节,不便于将诱捕瓶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处,只能将诱捕瓶放置于指定位置处捕捉昆虫,且不便于使用者手持装置捕捉昆虫,同时,现有的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只能单独通过吸气的方式或通过诱捕灯捕捉昆虫,不能将多种化学及物理诱捕方法结合使用,对昆虫的诱捕效果较差。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包括诱捕瓶、瓶盖和套管,所述套管内部的底部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螺纹管,且螺纹管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安装有诱捕瓶,且诱捕瓶的顶部安装有瓶盖,所述诱捕瓶的内部安装有诱捕网,所述套管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小型气泵,且套管靠近小型气泵一端的底部安装有出液仓,所述小型气泵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诱捕瓶内部的第二软管,且小型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出液仓内部的出气管,所述出液仓远离套管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软管,所述套管远离小型气泵一端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且套管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瓶盖的顶部安装有诱捕灯,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小型气泵和诱捕灯的输入端电连接。 [n0006] 优选的,所述诱捕瓶的外侧安装有圆形气管,所述圆形气管与第一软管连通,且圆形气管的外侧均匀安装有喷嘴。 [n0007] 优选的,所述套管靠近出液仓一端的底部安装有握柄,且套管远离出液仓一端的底部安装有L型固定插板,所述L型固定插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孔。 [n0008] 优选的,所述瓶盖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口。 [n0009] 优选的,所述出液仓远离套管一端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 [n0010] 优选的,所述套管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皆通过滑块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滑槽的一端皆与螺纹管连接。 [n0011]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穿过套管并延伸至套管的外部,且螺纹杆的底部安装有把手。 [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3] 1、该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安装有握柄、支杆、螺纹杆、螺纹管、连接板、L型固定插板和轴承,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握柄手持装置诱捕昆虫,并可通过L型固定插板将装置固定于指定位置处诱捕昆虫,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管通过螺纹移动,螺纹管通过支杆带动诱捕瓶一起移动,即可对诱捕瓶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将诱捕瓶移动至更接近昆虫群体位置处,有利于提高捕捉效果; [n0014] 2、该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安装有小型气泵、第二软管和诱捕网,昆虫飞至瓶盖附近时,小型气泵抽气可使昆虫跟随气体一起被抽入诱捕瓶内部,可主动捕捉昆虫,有利于提高捕捉效率; [n0015] 3、该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安装有出液仓、出气管、第一软管、喷嘴、诱捕灯和圆形气管,使用时,通过诱捕灯的光源可进行物理诱捕,小型气泵通过出气管将气体吹入出液仓内部,使得气体与出液仓内部的诱捕液充分接触,气体通过第一软管进入圆形气管内部,并通过喷嘴向四周均匀吹出,通过诱捕液的气味可吸引昆虫,实现化学气味诱捕,装置可将物理诱捕及化学诱捕方法结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捕捉效果。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诱捕瓶俯视剖视示意图。 [n0019] 图中:1、握柄;2、出液仓;3、出气管;4、第一软管;5、进液管;6、密封盖;7、小型气泵;8、滑槽;9、第二软管;10、诱捕网;11、诱捕瓶;12、喷嘴;13、瓶盖;14、诱捕灯;15、通口;16、圆形气管;17、支杆;18、螺纹杆;19、蓄电池;20、螺纹管;21、连接板;22、L型固定插板;23、轴承;24、套管;25、控制开关。 [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包括诱捕瓶11、瓶盖13和套管24,套管24内部的底部安装有轴承23,且轴承23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的外侧螺纹安装有螺纹管20,且螺纹管20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支杆17,支杆17的顶部安装有诱捕瓶11,且诱捕瓶11的顶部安装有瓶盖13,诱捕瓶11的内部安装有诱捕网10,套管24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小型气泵7,此处小型气泵7型号可为VCH1028,套管24靠近小型气泵7一端的底部安装有出液仓2,小型气泵7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诱捕瓶11内部的第二软管9,且小型气泵7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出液仓2内部的出气管3,出液仓2远离套管24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软管4,套管24远离小型气泵7一端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19,且套管24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25,瓶盖13的顶部安装有诱捕灯14,蓄电池1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2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2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小型气泵7和诱捕灯14的输入端电连接。 [n0022] 在本实施中: [n0023] 进一步的,诱捕瓶11的外侧安装有圆形气管16,圆形气管16与第一软管4连通,且圆形气管16的外侧均匀安装有喷嘴12,气体通过第一软管4进入圆形气管16内部,并通过喷嘴12向四周均匀吹出,可扩大喷气范围,通过诱捕液的气味可吸引昆虫。 [n0024] 进一步的,套管24靠近出液仓2一端的底部安装有握柄1,且套管24远离出液仓2一端的底部安装有L型固定插板22,L型固定插板2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孔,捕捉昆虫时,使用者可通过握柄1手持装置,或通过L型固定插板22将装置安装于指定位置处。 [n0025] 进一步的,瓶盖1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口15,昆虫飞动至瓶盖13位置处时,昆虫跟随气体一起被抽入通口15内,使得昆虫进入诱捕瓶11内部。 [n0026] 进一步的,出液仓2远离套管24一端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5,且进液管5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6,便于向出液仓2内部加入昆虫诱捕液。 [n0027] 进一步的,套管24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8,且滑槽8皆通过滑块安装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远离滑槽8的一端皆与螺纹管20连接,通过连接板21对螺纹管20限位,可防止螺纹管20跟随螺纹杆18一起转动。 [n0028] 进一步的,螺纹杆18穿过套管24并延伸至套管24的外部,且螺纹杆18的底部安装有把手,便于使用者转动螺纹杆18。 [n0029] 工作原理: [n0030] 使用前,先对蓄电池19充电,使用时,蓄电池19直接为装置供电,使用者可打开密封盖6,通过进液管5向出液仓2内部加入适量的昆虫诱捕液,然后盖合密封盖6; [n0031] 捕捉昆虫时,使用者可通过握柄1手持装置,或通过L型固定插板22将装置安装于指定位置处,使用者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螺纹杆18,螺纹杆18外侧的螺纹管20受到连接板21的限位,使得螺纹管20不能跟随螺纹杆18一起转动,使得螺纹管20只能通过螺纹在螺纹杆18外侧移动,螺纹管20带动连接板21在滑槽8上沿直线滑动,螺纹管20通过支杆17带动诱捕瓶11一起移动,可将诱捕瓶11移动至接近昆虫群体位置处; [n0032] 捕捉昆虫过程中,实验者可通过控制开关25启动小型气泵7和诱捕灯14,通过诱捕灯14的光源可进行物理诱捕,小型气泵7将诱捕瓶11内部的气体抽出,使得外界气体通过通口15被抽入诱捕瓶11内,小型气泵7通过出气管3将气体吹入出液仓2内部,使得气体与出液仓2内部的诱捕液充分接触,气体携带诱捕液的气味进入第一软管4内部,气体通过第一软管4进入圆形气管16内部,并通过喷嘴12向四周均匀吹出,通过诱捕液的气味可吸引昆虫,昆虫飞动至瓶盖13位置处时,昆虫跟随气体一起被抽入通口15内,使得昆虫进入诱捕瓶11内部,通过诱捕网10可束缚住昆虫,可将昆虫收集于诱捕瓶11内部; [n0033] 使用结束后,先通过控制开关25关闭小型气泵7和诱捕灯14,然后打开瓶盖13,使用者可将诱捕网10上束缚的昆虫取下,即可将昆虫从诱捕瓶11内部取出。 [n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3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n0038]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n0039]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包括诱捕瓶、瓶盖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部的底部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螺纹管,且螺纹管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安装有诱捕瓶,且诱捕瓶的顶部安装有瓶盖,所述诱捕瓶的内部安装有诱捕网,所述套管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小型气泵,且套管靠近小型气泵一端的底部安装有出液仓,所述小型气泵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诱捕瓶内部的第二软管,且小型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出液仓内部的出气管,所述出液仓远离套管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软管,所述套管远离小型气泵一端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且套管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瓶盖的顶部安装有诱捕灯,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小型气泵和诱捕灯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瓶的外侧安装有圆形气管,所述圆形气管与第一软管连通,且圆形气管的外侧均匀安装有喷嘴。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靠近出液仓一端的底部安装有握柄,且套管远离出液仓一端的底部安装有L型固定插板,所述L型固定插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孔。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口。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仓远离套管一端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皆通过滑块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滑槽的一端皆与螺纹管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穿过套管并延伸至套管的外部,且螺纹杆的底部安装有把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4350922U|2015-05-27|一种用于养鱼池捕蚊虫的工具 CN204949215U|2016-01-13|一种农业用夜间捕虫器 CN109362675B|2021-01-15|林业用诱捕灭虫装置 CN214339589U|2021-10-08|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 CN205455537U|2016-08-17|一种栽培大棚固定式诱捕虫器 CN205511799U|2016-08-3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农田诱捕灭虫装置 CN105325386A|2016-02-17|一种物理捕捉昆虫的方法及其专用捕虫器 CN210901054U|2020-07-03|一种农业植物保护装置 CN208540636U|2019-02-26|一种高效昆虫吸捕器 CN208001930U|2018-10-26|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松褐天牛诱捕器 CN207665861U|2018-07-31|油茶树诱虫灯 CN205331017U|2016-06-22|一种新型带灭蚊装置的环保风扇 CN203505376U|2014-04-02|高效诱虫器 CN211861575U|2020-11-06|一种昆虫野外采集盒 CN210470765U|2020-05-08|一种昆虫捕捉器 CN214431239U|2021-10-22|一种有害飞虫专用新型捕蝇灯 CN208242662U|2018-12-18|一种便携式太阳能捕虫器 CN210241369U|2020-04-03|一种园林用捕虫灯 CN210960048U|2020-07-10|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 CN214431248U|2021-10-22|一种户外便于自动清洁的太阳能杀虫灯 CN208624431U|2019-03-22|一种海绵绿地蚊蝇控制功能景观装置 CN211721599U|2020-10-23|一种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诱虫灯 CN210168829U|2020-03-24|一种捕捉林业害虫专用诱虫器 CN209609624U|2019-11-12|一种用于物联网仓储监控系统的防虫害装置 CN212589802U|2021-02-26|一种捕虫箱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46848.0U|CN214339589U|2021-01-20|2021-01-20|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CN202120146848.0U| CN214339589U|2021-01-20|2021-01-20|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